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精神与历程--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全国巡回展观后感

作者:时间:2010-03-29点击数:

精神与历程--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全国巡回

展观后感

(壁画系钟蓉)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美术教育的根本与核心。因此,近几十年以来,素描是每一个想要考入美术院校的学生需要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他们在各大美术院校、美术系必修的一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中的重中之重。

本次展览是一次大型的、研究性的展览,是对中央美术学院60年素描学科一次重要的学术梳理和历史性总结,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素描专题展。展览共展出不同历史时期央美师生的素描作品六百余幅,浓缩了中央美院60年素描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历程,同时将一并展现美院独特的教学沿革路径、师承关系、演变的逻辑以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看完此次规模宏大质量极高的展览,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来谈谈我对本次展览的感受。

本次展览从祖师爷徐悲鸿到眼下的90后小生,历届优秀留校作品看得我感受颇深。徐冰院长不愧是著名艺术家,展览的策划创意新锐——老题材新表现;三段式的形式布局很“洋”气——不仅仅是罗列作品,同时搭配重要的文字解读和个案分析。

相比全国美展,素描60年的学术性更强更适合圈内人的口味。朱乃正的《维纳斯》、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素描稿、杨飞云的《男人体》、喻红的《大卫》、刘小东的《老人像》还有毛焰、申玲、夏俊娜……考大学那会儿最崇拜的画作都一一见了真身。

从建国时期的苏俄模式到80,90年代的新探索再到目前的基础部,教学思路的变化清晰体现。总的感觉,央美最辉煌的时期应该是80、90年代,印象深刻的作品大都是那时留下的,既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又有独立的个性面貌。“两头”却各有遗憾,一边是大一统,一边是很迷茫。现象其中很有研究啊……

素描是现代美术诸画种的总基础,从素描面貌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画种的发展倾向。展览既是难得的绘画研习机会又是对于素描教学的总结和启示,一语双关。

学习绘画也有几年了,但对于基础素描学习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引用董希文前辈的话说,素描基本练习,主要的是研究科学的造型法则,通过素描写生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表现对象的基本能力,现在的素描教学法,应该说是一种能够透彻理解形象的构成的科学方法,这对学习国画,锻炼造型的基本能力来说,也是一个最直截了当的门径。

观看本次展览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基本上每张作品画的都很深入很细致入微,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细就是好。在此我并不是说这次展览的作品不好,相反是质量极高,是我们晚辈应该学习和研究的。我谈细只是说明一个观点和现象。我觉得一张素描的整体感和艺术家的感受十分重要,还要注意艺术家个人的风格,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形成自己的一套独有的画风,最根本的问题是“概括”问题,画素描不能面面俱到,要有取舍,要有好的概括能力。一方面表现的充分,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方法,仿和抄是没有用的。艺术家的分析和感觉都重要,它是错综复杂的。

参观完本次展览,对于我在素描学习上是有着极大的学习启发的,相信在未来的素描课程学习和研究中,我会有更大的提高。


靳尚谊 画作 1972年

靳尚谊 画作

靳尚谊 画作 1955年

刘小东 画作


刘小东 《老人像》 1985年


潘公凯 作品

孙韬 《男人体与石膏马头》作品 1994年

陈丹青 《西藏组画》



王少伦 作品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