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艺术团队创作、监制的洪山广场系列浮雕壁画《楚风》,于2014年5月31日现场安装完成。作品创作过程历时近一年,在壁画系谢荪老师主持设计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叶庆、谢荪、丁晓、叶倩、孙谋针对设计方案,就材料呈现方式及加工制作的可行性等方面做了反复的研究与探讨,在学校专家组和美院文化公司领导的指导及大力支持下,系列壁画作品如期顺利完成。
该系列壁画共180平米,分别为《楚风——巫风祭祀》、《楚风——山泽灵性》、《楚风——桑田农事》、《楚风——风土人情》,如同一曲荡气回肠的合奏,弘扬了楚文化浪漫不羁的精神内涵。作品在尊重传统文化造型规律的同时,注重新风格、新工艺、新设计理念的融入,通过艺术创作团队的不断深化设计和再创作,着力体现出时代性对楚文化的解读和延伸。
在艺术表现风格方面,壁画运用了高浮雕的表现手段。其基层采用不同材质石料异形切割,表面经过喷砂、火烧等不同肌理纹样的处理,最终的镶嵌拼装组合方式,对石材加工的精确度提出了极高要求。壁画表层的铸铜传统造型纹样,则采取了平面化标准模具切割、然后进行抽象肌理处理的加工方式。由于铸铜造型的上下两面都根据画面结构线做了起伏造型,使得铸铜部件与基层石材存在相互铆合的结构关系,对其加工尺寸的精确性要求同样非常高。这种艺术处理方式在国内公共艺术创作中极少出现。琉璃材料的使用主要是通过其通透的特性,内部运用led灯带的光照,给整体画面带来灵动、神秘的艺术效果。
当代公共空间艺术品承载着广大市民的审美需求。艺术创作团队带领加工团队为了达到洪山广场公共艺术作品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探索创新,期望以《楚风》浮雕壁画的整体艺术效果向武汉市民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



